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管理者范文网> 优质范文> 心得体会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3-30 22:16:06 查看人数:92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681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共有190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农村成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农村成人教育在外部环境尚待改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改革的思路,坚持发展的方针,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努力探索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次调研表明:近几年,在武汉市教育局领导下,各新城区不断加大探索力度,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与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努力理顺工作关系,探索现有体制条件下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对于保证各种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汉南区探索并坚持实行“成教工作局级联席会制度”、“成教工作月办公例会制度”“、成人教育双周议事会制度”等三项制度,充分协调各涉农部门间的关系,形成了工作合力。洪山区在乡镇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成人教育小组”,统筹协调本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规划和工作开展。这些措施,使当地成人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不断加强。

(二)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初步确立

近几年来,全市农村成人教育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建设,一个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乡村农民学校为基础的“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扶持下,各区投入巨资建设职教中心,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区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培训效能已经得到充分展现,他们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乡镇成校是这次调研的重点,其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其骨干作用正在显现。据统计我市共有78所乡镇成校,其中省级示范成校28所,创建市级标准化成校6所,独立办学的有61所;办学实力也不断增强,拥有办学基地2118.7亩,实验实习设施设备总价值1364.7万元。乡村一级农民学校普遍建立。其作用还停留在信息传递与组织宣传方面,培训功能十分有限,如何界定并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三)规范化乡镇成校建设初见成效

乡镇成校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推动与需求驱动。近年出台的国家《示范性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湖北省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办法》和武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乡镇成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文件明确了乡镇成校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强调乡镇成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标志形态、培育新型农民的前沿阵地;规范了乡镇成校建设标准;制定了激励机制和评估办法,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建设乡镇成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政策推动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乡镇成校基础能力建设有所突破。2006年以来,市教育局采取措施,确保每年不少于300万元用于乡镇成校建设,为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统一配备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乡镇成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按照“推进乡镇成校规范化建设遵循市、区、乡镇三个三分之一的经费投入原则”,各区教育局和乡镇政府也积极筹措相应的经费,加快了乡镇成校的建设步伐。汉南区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由街道出资办学、区教育局统筹管理的合作管理体制。区教育局和湘口街工委共同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改扩建湘口街成校,综合办学能力大大增强,成为湖北省六个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之一。江夏区教育局加大省级示范成校的建设力度,投资40万元为乌龙泉街成校建成了一个40台电脑的计算机培训室。乌龙泉街政府投入200万元加强成校建设,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乌龙泉街成校相继被命名为“省乡镇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市委组织部“阳光工程试点学校”,省、市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东西湖区人口仅有26万,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成校建设经费735万元,建成省级示范成校3所。需求驱动是乡镇成校适应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黄陂区是我市最大的以农村人口为主的新城区,113万人口中,农村人口92.4万。地少人多,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仅0.71亩,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3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外出务工农民迫切希望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一技之长,社会客观需求成为推动乡镇成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巨大动力。据统计:黄陂区近三年共对4.867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培训。2007年全区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达272597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9.3%,比2006年增长了4.9%。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80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占80.7%,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各区乡镇成校努力创新办学模式,探索特色办校,树立培训品牌。多功能办学模式。即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一所学校,一套班子,多块牌子”,根据需要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多校合一、多功能办学的模式适应了农村当前管理体制的现状与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乡镇成校发展的方向。东西湖区慈惠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集成校、党校、老年学校、文体站四位一体,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学校被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基地”、“武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乡镇老年示范学校”等称号。积极推行“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逐步把乡镇成校建成经济实体,办成科技型企业。新的运行模式是乡镇成校适应市场化需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重大创新。

江夏区郑店街成校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开发高产精养鱼池100亩,湘莲种植基地50亩,小龙虾基地50亩,年产值90万元,纯收入达28万元。成校一手抓服务地方经济,引导农民快速致富;一手抓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实体品牌,成校综合办学水平上了台阶。蔡甸区张湾街成校实施新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果园种植示范基地。学校以实施“新项目、小示范、大推广”的工作思路,达成“选择一个项目,创建一块基地,推行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新洲区三店街成校围绕当地支柱产业,服务街政府建设“楚天养鸡第一街”发展战略,创办股份制养鸡场。“联合办学,灵活培训;突出特色,基地示范”,推动了三店街年饲养100万蛋鸡为目标的禽产业发展。建好基地,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辐射功能,发挥示范性作用是办好乡镇成校的重要前提;抓好培训,惠民致富是基地建设的实质。培训给当地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农民科技素养明显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应用明显加快。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近年,市教育局以大力开展成校干部教师培训为抓手,促进了各乡镇成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开办了成校教师业务培训班12期;举办了省级示范乡镇成校校长免费培训班,组织全市成校共150多名干部教师参加学习考察、专题报告会、校长论坛等活动,提高了我市乡镇成校校长现代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师资队伍规模有所壮大。全市乡镇成校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全市7个新城区中,黄陂、新洲、汉南、东西湖等4个城区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已达到或超过本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一。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全市乡镇成校教师结构不断改善。目前,全市乡镇成校共有专职教师409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6.4%;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7.2%;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6%。

(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各类培训

一是积极推行“双证制”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2008年,7个新城区依托成校对75614名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了普职渗透教育;组织“两后生”培训17096名,转移14154人,获“双证”10239人。全市乡镇成校与中职学校联动,与150余家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培训关系,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1796人次,转移率达到91%,其中,乡镇成校独立培训或与职业学校联合培训平均比例占区域同类培训的68.9%。二是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各职成学校坚持长短结合、产学结合、农科教结合的培训形式,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2008年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351期,培训农民163235人次。蔡甸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把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燎原广播电视教育等引入乡镇成校和中小学,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各区乡镇成校在特色产业、优良品种等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形成知名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应对金融危机,卓有成效地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送培训”活动。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我市有23406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有黄陂区13675人,江夏区3000人,蔡甸区2913人。江夏区2007年返乡农民工400人,2008年陡增到3000人,其中市外返乡农民工由2007年的250人激增到2008年的2700人。大量农民失去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全市乡镇成校在市教育局组织下,面向返乡农民工的“送培训”。围绕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春节以来,全市乡镇成校开展定单、定向培训5707人;开展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培训51884人次;开展创业培训685人,帮助4261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一村一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育了一批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基层领导和致富带头人,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我市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市农村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职成教育尤其处于落后状态。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观念保守、缺乏科技意识,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不迫切,使得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92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关键词]乡镇中心小学;农村教育;教育管理

目前,随着新课程在乡镇学校的开展,作为农村教育改革主力军的乡镇中心小学被赋予许多更重要的功能,而现实中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否完全到位呢?围绕这一问题,笔者试图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乡镇中心小学的“应然”功能,并以福建省漳浦县某中心小学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了解目前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寻找差距,旨在更好地促进乡镇中心校功能的发挥。

一、新课程背景下乡镇中心小学应当具备的功能

(一)课程改革示范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乡镇中心小学无论在师资力量、实验研究能力上,还是在课程资源的占有、利用和管理上,都有村级小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心小学要起示范作用,率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这不仅可以带动乡镇其他村级小学的课程改革,还可以积累经验,避免简单的重复和走弯路。

(二)教研中心功能

在课改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村级小学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组织实施问题。乡镇中心小学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而且有比较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经验,有比较畅通的教育信息来源,与课程专家有较多的联系,完全能够帮助村级小学解决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因此,乡镇中心小学应组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指导全乡镇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和教材研究工作,从而带动全乡镇各村级小学开展教研活动。

(三)师资培训功能

乡镇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对村级小学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前和改革中的培训,是有效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乡镇中心小学一般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配备下拥有较好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源、电教设备及教学资料等教育资源,又处于乡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应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进修规划,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结合所在乡(镇)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负责起全乡(镇)小学教师的业务文化进修和考核工作,承担起培训整个学区教师的任务,使乡镇中心小学成为农村教师进修基地。

(四)规划督查功能

2002年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提出,“乡(镇)人民政府不设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教学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这意味着乡(镇)教育教学管理权下移交由中心学校负责。在管理过程中,监督和检查是一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乡镇中心小学必须负责起学区课程改革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督促村级小学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市、区的统一部署开展课程改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

乡镇中心小学诸多重要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如何呢?围绕这一问题,笔者以漳浦县某中心小学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该中心小学在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镇的教育中心,其带动辐射等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示范带动功能尚有欠缺

该中心小学能够抓住实施新课程机遇,开展校本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并在校本教研中积累了不少良好的经验,2008年6月该校经由市批准成为校本教研基地。在县、片区教研活动中,教师所开的公开课经常受到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虽然该中心小学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镇各小学中起示范作用,但却忽略了与“兄弟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目前该镇17所小学的教研水平十分不均衡,呈现出“中心校强,村级小学弱”的局面,边缘村级小学,办学规模较小,在教研方面并无太多成绩,平时很少开展教研活动。而“兄弟校”的教研弱势现象则直接反映出中心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带动功能发挥并不十分到位。

(二)教研辐射功能明显不足

该中心小学目前拥有43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有25人。自课改以来,学校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不断实践并屡创佳绩,但仅凭中心校这些骨干教师很难对全镇教育工作起很大推动作用。

据调查,中心校与其他村级小学问很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一学期至多一两次。另外,据教师反映,中心校与其他村级小学间关于教学的交流往往短暂而流于形式。其他村级小学之所以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原因或许在于其不懂得如何开展,而作为中心校,尽管自身校本教研勇创佳绩,但是却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没能深入到其他村级小学中进行“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指导,未能将教研功能辐射到其他小学。

(三)师资培训功能有待发掘

该中心小学拥有全镇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中心校师资培训基地的建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而本校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又为教研中心的建成提供了人才保障,但该校却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也没有意识到建立教师培训进修基地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让农村教师都前往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是不切实际的。为进一步了解教师接受进修培训的需要及乡镇中心小学师资进修培训基地建立的必要性,笔者结合问卷进行了以下调查。第一,在调查培训内容方面,选择“应更贴合实际教学”的教师占49%,认为内容应“多样化”的占23%,而更偏重理论的教师则占28%。大部分教师期望培训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乡镇中心小学一般拥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可供其他村级小学借鉴。第二,在100名被调查者中,选择“培训机构的地点最好设于城镇”的教师占80%,而认为中心校可胜任并应当成为“教师进修基地”的教师占85%,从中可看出农村教师对中心小学具有很强的认同感。

调查结果证明了农村教师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明显不足,基于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笔者认为,把中心校建成村级小学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四)督促检查功能未能落实

中心小学目前特殊的地位大大影响该校对其他村级小学进行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与校长的访谈中,校长十分明确作为中心校所应发挥的示范、骨干、辐射的功能,对本镇其他16所村级小学的情况也大致了解,但或许是日常事务过于繁忙,校长的中心校“主体意识”渐渐弱化。据教师反映,该校由于受上级领导的重视,各种“检查”和“评定”特别频繁,校长的“业务”也更加繁忙。所以,中心校只能自我监督,根本顾不上对其他村级小学的督促与管理。由于中心校的督促工作不到位,其他村级小学自我监督力度偏弱,发展意识也不够,致使边缘村级小学的教研水平及课改进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目举步维艰。

三、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客观地说,造成目前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责任不全在中心校本身。因此,解决中心小学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使之发挥出应然功能,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理顺学区与中心小学的关系,提高中心校的主体意识

目前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学区与中心校职责不明的问题,应尽快理顺学区与中心小学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并给自己的地位与职能定位。对于学区而言,其职责主要应是协助乡政府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档案;维护学校的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协助县教育行政部门发放教师工资,搞好全乡学校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而对于中心小学来说,主要任务则是利用在全乡中的优势地位,整合全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负责管理全乡教育教学工作,为全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办学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为全乡各学校服务,提高全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全乡整体教育质量。学区与中心小学唯有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各尽其职,避免产生“侵权”现象,而中心小学的办学才能更具活力,更加自主,进而更好地为村级小学服务。

除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外,两者间还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在业务上要对村级小学进行业务管理和指导,而实际上单凭中心校领导班子的努力很难负责好对各村级小学的管理和指导,因此,中心校应当与学区各机构人员平等交流,共同规划提高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统筹全局,分工合作。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尤其要加强校长培训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培训是校长成长和成熟的保证。以往那种面向所有校长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并未能有效加快农村教育改革的进程。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作为“主帅”,其个人素质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成败”的因素。对此,上级教育部门应专门组织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进行研修培训,使乡镇中心小学的校长们在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对农村教育形势及中心校自身地位、功能的认识,树立起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作为农村教育的主力军,乡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尤为关键,乡镇中心小学应负责起培养和配备村级小学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首先,中心校要承担起培训村级小学骨干教师的任务,负责起全乡(镇)小学教师的业务文化进修和考核工作,努力把中心小学办成教师进修基地;其次,鼓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到村级小学任教,这部分教师可保留中心校编制,在村级小学交流三年又回中心校;再者,按照相应的关于提高教师素质的规划,让村级小学教师轮流到县进修校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小学的师资水平;最后,应尽可能补充一些新教师到村级小学,为其输入新鲜血液。

(三)努力建成乡镇教研中心,帮扶村级小学开展教研活动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3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14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2015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云南现有公办学校乡村教师24.1万人,约占全省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60%。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支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稳定和扩大乡村教师规模、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是开展教育扶贫、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产生深远影响。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关系到广大乡村孩子的命运,关系到全省教育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各兄弟民族的未来。

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好当前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的主要困难,核心是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来实现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的目的。

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切实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主要政策举措

《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下同)立足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这三个核心问题,秉承“统筹设计、资源倾斜、务求实效、建立机制”的基本原则,力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从师德建设、培养模式、补充渠道、生活待遇、管理改革、能力素质、激励机制、各级责任等8个层面提出了有力的政策措施。

(一) 关于“下得去”

一是建立乡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自2016年起,设立定向免费师范生专项招生计划,用于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各类企业联合推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各地需求、岗位空缺情况和乡村学校实际需要,采取“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专门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民汉双语”、初中“一专多能”、特殊教育“双证书”、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等教师,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解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另外,由于我省民族性、边疆性突出的特点,还将在部分省属高等院校建立“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在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建立定向或委托培养“民汉双语”幼儿教师机制。

二是政策引导,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确保特岗教师与在职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各地自主实施以补充乡村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当地“特岗计划”。普通高校毕业生赴边境县、市和3个藏区县、市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招聘教师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学校实际需求,提出招聘岗位的条件及要求,经同级人社部门核准后,组织分学科考试、考核,确保招聘人员“人岗相适”,招聘计划可向本地生源倾斜。

三是推进交流轮岗,鼓励支教送教,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以县为主、县管校聘”体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每年有15%的优秀校长和10%的骨干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轮岗交流,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鼓励县及县以上所属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到乡村学校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村学校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鼓励乡村学校联合聘用或单独招聘符合条件的音体美专业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

(二)关于“留得住”

一是重视待遇改善,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安心从教。通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来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有、离岗取消、实名发放、动态管理”的办法,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村小及教学点倾斜。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的范围、对象、档次及标准等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市区自行确定。明确规定“各地不得将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充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关心教师健康,每年为乡镇及以下学校教职工提供1次免费常规体检。同时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快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并优先向乡村女教师倾斜。把改善乡村教师住宿、食堂、办公条件与实施“全面改薄”等工程相结合,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二是减轻乡村教师工作压力,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编制结构,强化编制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学校需求。定期清理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村小、教学点教职工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按照学校规模,在核定编制总额内,配备必要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减轻乡村教师额外工作负担。鼓励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师生规模,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工勤人员和安保人员。

三是畅通乡村教师发展通道,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根据国家部署,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设立正高级教师职称。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规范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中、高级岗位设置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师德、能力、业绩、贡献并重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将“教得好”作为乡村教师获得表彰的重要指标。省人民政府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给予鼓励。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基础教育领域云岭教学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对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予以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广泛深入宣传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关于“教得好”

一是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发挥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资格定期注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作用,丰富乡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乡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增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二是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乡村教师素质水平。在教师培养、准入、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实行师范类专业培养质量定期评估制度,鼓励师范院校聘请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师范生授课。整合当地教研训资源,推动师范院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校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鼓励师范院校每年派遣高年级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1个学期,置换出乡村教师到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跟岗研修。

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计划》提出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学校教师和校(园)长进行不少于360学时的专业化培训。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加大送培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教师工作坊、信息技术能力应用等培训模式的实施力度,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立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面推进实施“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校(园)长培训基地建设工程”3大工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鼓励校际合作,推广并完善“强弱携手”“教育发展协作区”等模式,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教学能手。鼓励企业、社会、个人多方参与,加快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探索建立一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以师德表现、工作成效和在职学习培训结果为基本依据,实行5年一周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基层人才培养的各项政策规定,优先安排乡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

四、贯彻落实《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使《计划》落地生根,我们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各级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发改、财政、编办、住建、人社、卫计、民宗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51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113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一、有的放矢,重心下移,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甘肃省总人口2 628万,有55个民族成分,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其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58个,插花型贫困县17个,贫困县占全省总县数的87.2%。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有义务教育学校10 517所,其中农村学校8 544所,占81.24%。农村学校中100人以下的学校7 892所,占总学校数的75%,占农村学校数的92.37%;10人以下的学校3 700余所,占总学校数的35.2%,占100人以下学校的46.9%;5人以下的学校1 800所左右,占11.7%;只有1名学生的学校219所;0人的学校1 180所,占11.2%。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25 491人,其中乡镇及以下专任教师18.7万人。

面对乡村覆盖面大,乡村教育发展后劲不足,乡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职业认同不高、专业发展通道不畅等诸多制约甘肃教育发展的难题和瓶颈,我们以“全覆盖、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为工作思路,重心下移,在师德建设、教师补充、提高待遇、交流轮岗、培训提升等方面,倾斜支持乡村教师,促进均衡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强化引领,立德树人,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近年来,全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和提升三个阶段,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弘扬高尚师德,积极引导每位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乐于从教,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旋律,在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和大力推进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行风正气,形成师德师风新气象。

1. 倾斜乡村,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以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学校、关爱乡村教师为宗旨,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历时半年,通过个人自荐、学校和县区、市州教育局推荐、省级评审,经过网络投票、公示、深度访谈、采访拍摄、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厅务会议审定等环节,评选出十名“陇原师德标兵”、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教师”、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校长”和百名“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教师”、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校长”,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令人感动的优秀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德美教师评选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受到广大农村教师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 丰富载体,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活动

通过隆重节俭庆祝教师节日、新任教师宣誓仪式、学法教育、艺术征文大赛、德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广泛宣传一系列富有成效、紧贴教师发展需求的活动,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引导广大教师文明高雅过节日。引导新任教师乐从师、为人师、做名师,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引导广大教师学法、懂法、守法、遵法、用法,依法执教,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崇尚高雅文化艺术,带动他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生,深入家长,深入社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建立机制,稳步推进师德师风提升活动

为了使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效果持久,达到深入化、常态化,健全和完善“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启动实施以“甘肃教师学苑”“陇原优秀教师群英馆”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开展阅读经典、艺术鉴赏、学习楷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价值理想,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修养和业务能力,促使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的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注重内涵,自我升华,淡泊名利,优质施教,做到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儒雅的形象影响人,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本职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严把入口,精准招考,科学合理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甘肃省始终把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实行学历、专业、岗位“三步走”递进战略。严把学历关,高定位“起步”;严把相关相近专业,高标准“走步”;严把岗位需求,提促供需一体,高精准“正步”。针对全省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中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教,补非所需”等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教师补充“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的工作思路,确定“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严把教师补充工作报名、命题、考试三关,着力解决专业对口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积极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在民生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考中,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不能报考教师岗位,提高报名门槛;在所有教师招考中增加面试,下发有关文件对面试工作进行规范;在音、体、美、英教师招录命题中,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近三年,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民生实事、巡回支教等项目,招聘教师19 041名,其中补充幼儿园教师4 830名,为全省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发展动力。

四、示范带动,激励引领,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注重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向薄弱学校、紧缺学科倾斜,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去乡村任教,到乡村发展,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既下得去,留得住,又教得好。认真实施“省属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奖代补”政策,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3亿元,1.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受益。

2013年,在部分连片特困县启动实施“乡村教师补助工作”,2014年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两年来,累计发放资金约1.38亿元,补助教师10.95万名,2015年省政府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之一,为民办实事,发放补贴1.69亿元,惠及乡村教师14.14万人次。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向农村教师优先倾斜,在园丁奖、师德标兵、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划定乡村教师专项比例,专门设立省级乡村骨干教师评选项目,共评选乡村骨干教师约4 200名(含2015年正在组织评选的2 500名)。2015年,在“园丁奖”的评选中,乡村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

五、积极引导,政策保障,加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针对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实际,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借鉴经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采取调动交流、学校联盟、学区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推动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为办好每一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保障,以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助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来,兰州、平凉等地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有的县区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促进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有的县区采取关系随转交流和定期服务相结合、名师引领和挂职交流相结合等措施,促进城区、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有的县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城区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甘肃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2010年以来,以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基金会和公益组织投入,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综合改革,对“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基金会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合理安排,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努力做到教师培训项目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实施,加大省外培训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效益。

针对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启动实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三计划两工程”(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精准扶贫三行动”,构建“335”管理机制,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抓手,打造务实管用的领导团队、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建立健全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通过“乡村教师走出来,名优教师走下去,网络空间连起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名优学校、名优校长、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实施“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培育乡村教师人才梯队;通过实施“如影随形,跟岗实践”,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通过实施“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通过实施“研训一体,促使成长”,增强校本研修能力,发挥乡镇中心校研训主体功能;通过实施“信息带动,长效发展”,提高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截至2015年6月,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30余万名,建立“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近80个、陇原名师工作室40个,遴选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金钥匙”导师630名。2015年起,推行以“补短板、重扶贫、强基本、增活力、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三行动”项目,启动实施网络同步研修薪火行动、学前教育千千树行动和微小规模乡村教师访名校行动等项目,把水浇到根上,惠及乡村全体教师。

七、借力打力,吸引资源,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年,成立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吸纳、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社会贤良关心支持教育,先后有近20家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团体伸出友情援手,针对乡村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和培训活动,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途径,增添新活力,成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补充。

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定向援助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乡村教师培训,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聚焦甘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育提供持续支持,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立足边远山区开展乡村教师走出大山长见识培训,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针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开展特岗教师、校(园)长和管理人员培训,田家炳基金会广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北京乐平基金会精准实施甘肃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每一家基金会都精心组建专家团队,精心设计培训模式,精心组织培训活动,关注老少边困地区教育发展,关心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较大,效果良好,受益面广,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培训全省乡村教师10万余人次。这对加强甘肃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八、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在举国上下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国家及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的亲切关怀,给广大乡村教师带来福音。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要求,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制定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是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惠及全省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重大民生工程,对解决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87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51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关键词]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乡镇中心园;学前班;师资培训

乡镇中心园,就是在乡镇所在地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建制,有三个以上不同年龄班,按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履行幼儿园根本任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力图以乡镇中心园辐射村级幼儿园(班)和培训村级幼儿园(班)教师,带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和和谐发展。那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种形式是否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心园更好地培训村级幼儿园教师?

为了考察这些问题,笔者运用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抽样方法,即出于获取研究样本的便利性,并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选择西部某省一部级县为研究对象。该县具备贫困地区的特征,如该地农村为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属部级贫困县。该地农村仅存在乡镇中心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这两种学前机构形式,还建立了“以省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主体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在搜集资料时,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查阅法,辅助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资料搜集分两次进行,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该地停留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

一、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乡镇幼儿保育、教育的业务指导由乡镇中心园园长负责”。可见,国家已从政策层面上认可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鼓励和要求其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培训学前班教师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容和方式之一,为此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在部分程度上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是贫困地区农村幼教现实的需要。在我国,不同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笔者考察的同一个乡镇,乡镇中心园和学前班在发展水平和办园(班)质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该地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乡镇中心园是幼儿教育体系的枢纽之一。利用乡镇中心园承上启下的优势,把乡镇中心园作为实现农村幼教发展的基本载体,以乡镇中心园为点辐射学前班,是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之一。

(二)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可行性

在该地区,一个乡镇发展学前教育的落脚点在乡镇上,首先投资兴办的也是乡镇中心园。教育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与发展,对其师资、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改善强度比较大。为此,该地乡镇中心园是农村幼教人力、财力、物力最集中的资源地,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基础和骨干力量,具备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条件。

具体来看,在地理位置上,该地的乡镇中心园都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所处位置交通便利,生源较为充足,人文环境较好;在师资上,该地有限的幼教专业人才都集中在乡镇中心园,且多为国家正式编制的教职工,工资待遇基本能得到保证,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在财力上,该地乡镇中心园大多属于全额或差额拨款的教育事业单位,其经费以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有相对机动的财力可以利用;在规模上,该地乡镇中心园的办学规模在本地区相对较大,场地较为宽敞。园舍、设备相对较好;在信息传递上,乡镇中心园与上级幼教机构的联系较为紧密和便利,可以直接上通县市级幼儿园学习到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还可以结合学前班的实际需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帮扶。

二、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因地制宜,组织学前班幼儿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并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带动了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发展,为农村幼教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当前乡镇中心园在培训学前班教师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

(一)培训活动无计划

就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当地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学年幼儿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要开展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活动,建议性地指出培训内容,但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培训哪些内容,更没有制定培训活动计划。在执行上级规定时,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园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这表现在:乡镇中心园往往不考虑学前班教师的需要。而是依据自己的方便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时间往往安排不当,将本应安排在学期初的活动安排在学期末;在履行完培训任务后一扔了之,没有记录和思考存在的问题;在培训中存在重复培训和随意培训,没有延伸和巩固培训的成效。

(二)培训形式较单一

问卷调查发现,学前班教师较喜欢“专题讲座”、“跟班见习”、“送课下乡”等培训方式,部分学前班教师希望在接受培训时能“亲自去上课,让老师找出存在的问题”。但访谈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培训作用的发挥途径较为单一。以经济发展较好、幼儿入园(班)率较高的一个镇中心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已经成立10多年之久,每学期举办1—2次的学前班师资培训活动,80%的培训采取了集中培训这一方式,即在乡镇中心园举办讲座、培训班、展示公开课、开展技能培训等;该乡镇中心园曾送课下乡5次,接待学前班教师来参观学习及业务咨询4人。除此之外,结对指导、包点支教、合作教研、资源共享等培训形式使用极少。

一方面,培训内容不全面,集中在室内外环境布置、教育教学技能、教玩具制作等较实际、易学会、有显性结果的培训内容,但“培训的东西只涉及教师本身,只让学前班教师学习立竿见影的、表面的东西,没有长远的考虑”;相对而言,对幼教政策宣传、幼儿园(班)管理、家园工作、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培训较少,而实际教学中十分需要这些内容。如一位学前班管理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教授怎么进行家园工作,因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跟着公公(爷爷)奶奶,他们只把孩子送来读书,不知道怎么在家教育孩子”。再如,还需要教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因为“学前班都是不同年龄混在一起的,年龄不同,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幼儿园老师可以培训他们,怎么提出分层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培训内容不符合学前班教师的需要。不少曾接受过乡镇中心园培训的学前班教师认为,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是依据幼儿园的设备和条件设计和实施的,其教材、教学内容和学前班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这样的培训内容脱离了学前班实际。还有的教师认为,乡镇中心园教师培训的某些内容要求过高,自己纵使有心也无能为力。

(四)培训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中心园过多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优势,未将学前班教师看作平等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有的学前班教师感到,幼儿园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接受培训的学前班老师。一位小学负责人曾这样说,“幼儿园老师送课下乡,根本就认为学前班老师无知。(幼儿园老师)下乡的时候像总指挥指点江山一样教育学前班教师,这样不对,那样不行。”这或许说重了问题,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状,否则学前班老师不会认为,“我们确实不懂,自己也很自卑,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需要接受培训,但幼儿园老师这样的态度打击了学前班教师的积极性”。

(五)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小

该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在乡镇中心园执行上级规定开展培训活动时,由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和管理其培训活动的开展。但因为权责不明、或者工作繁忙、人手不够等原因,这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在学年末上报培训活动开展情况。除了这一规定,两级教育主管部门极少或者根本不监督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没有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进行较完整的考核。这导致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责任感较弱和积极性差,个别乡镇中心园根本未履行培训和指导学前班教师的任务,还有很多乡镇中心园管理人员认为开展培训工作是上级领导的规定和附加的工作量。

三、促进乡镇中心园更好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建议

以上诸多原因影响了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以至于有的学前班教师认为,“虽然每年都培训,都是走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当地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的规划

针对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无计划这一问题,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国家幼教政策和本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规定和制定5年或者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在规划中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职责,尤其明确指出乡镇中心园需要开展培训活动的最终结果、基本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规划中还可指出何时、以何种形式组织相应的会议或者活动,让各个乡镇中心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2、乡镇幼教管理部门结合县级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5年内的近期规划;分解出近期规划,制定每一学年的短期计划,最好为乡镇中心园明确基本的培训内容和大致的培训形式,让其有步骤地开展活动。3、在制定规划时,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给予乡镇中心园一定的自,鼓励其在培训活动开展中多跟学前班教师和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更为具体和详细的培训活动开展计划。

(二)加强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监管力度

针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监管力度和责任感弱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1、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各自制定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每学期一次汇报培训活动开展工作的执行情况。2、明确和区分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及其任务,并对监督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比如,乡镇中心校可在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或者亲自参与该活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则可每学期听取乡镇中心园的汇报一次、到园亲自考察和督导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一次。3、将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列入乡镇中心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范围,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相应的评审组,在学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4、在每次的督导和评估过程中,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发现、表扬和鼓励开展培训活动良好的乡镇中心园和个人,对其给予物质奖励。

(三)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该地特殊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现状严重制约了乡镇中心园示范作用的发挥及其效果。比如,在师资上,该地绝大多数学前班教师是由小学聘请的代课教师,她们的学历多为初中,收入相对低,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基于此,各级教育部门要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加大经济投入力度:1、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保证幼儿教师固定工资的按时发放,为后期持续培训奠定基础;还有少部分经费可有针对性地扶持和积极改善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2、由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发挥统领各个小学的职责,规定各个小学拿出一定比例的幼儿收费用于补贴和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尽可能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3、乡镇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费用用于促进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鼓励乡镇中心园,为其提供开展培训工作的费用,包括购买必需物品的费用、下乡送课的交通费和就餐费等,并对培训活动开展好的幼儿园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奖励学前班教师,包括补贴他们参加培训时需要的交通费和就餐费,对优秀学习人员给予物质奖励等。

(四)乡镇中心园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该地乡镇中心园的师资水平、教育保育、管理等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但笔者也发现,该地很多乡镇中心园缺乏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幼儿园示范和龙头作用弱。特别是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乡镇中心园主要依靠收费维持生存,经费少且不稳定,幼儿园设施简陋,中心幼儿园不断呈下滑和萎缩趋势,影响了其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培训学前班教师效果的发挥。针对乡镇中心园本身存在的问题,除了依靠上级资助,乡镇中心园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因地制宜,完善机制,加强教师业务技能培训,探索管理和保教方法,以保持在幼教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先进性,更好地带动学前班教师的发展。此外,乡镇中心园应该结合当地农村幼教实际,如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明了开展培训工作也是当地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内心勇于承担起培训学前班教师的重任。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70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7分钟,共有281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一、目的和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的奠基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教育公平先行,实现“学有所教”是破解民生问题的关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学育人的根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培育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新时期历史赋予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协调而全面地发展;有利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努力办好让广大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工作总体取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工作思路:坚持一个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建设;实现三个倾斜,即教育资源向贫困、边远倾斜,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注重教育公益性,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发展,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庭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抓住四个环节,即抓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扶弱助学四个关键环节。

三、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原则。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政策保障、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经费投入、基础建设方面将教育放在各类事业发展的首位。站在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适度超前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原则。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办法。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适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机制。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谋求推进教育发展的实际效果,使城乡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原则。把握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制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进,先探索经验、后推广运用的办法,逐年逐步推进全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全区教育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分类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划,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教育名区。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投入机制、人事制度、职业教育“五大”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到2012年,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及以上示范性初中2所,省级及以上示范性高中2所。形成全区中小学91所,其中小学73所,九年制学校7所,初级中学6所,普通高完中4所,职业高中1所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40所,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全区教育基本实现12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二)具体目标

一年全面启动:从2007年起,全区统筹城乡教育工作全面启动,科学制定城乡教育发展规划,到2008年,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城乡教育发展规划配套方案进一步完善并开始实施,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三年有所突破:到2009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中小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基本形成,“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到2009年接受省人民政府对区教育督导评估确保达良好级,力争达优秀级。

五年明显见效:全区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10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100%,且有一定比例达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在基本完成学历达

标的基础上,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要有一定提高。遵循“全区统筹规划、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分步推进、逐年实施”的原则,撤并一批校点,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到2011年,完成2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城乡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互动机制较为完善,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区。

十年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到2016年,完成4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

五、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管理均衡化,实现教育优质化管理

1.完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定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做到专款专用,实行“校财局管”,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全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

2.探索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模式,始终把教育公平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优质学校带边远、薄弱学校工程,以一所城市小学帮扶一所中心校或2—3所村小,广泛开展相互听课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名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每人结队帮扶农村青年教师3—5名;名校长每人结队帮扶农村中小学中青年校长3—5名。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具体落实城乡学校之间、城乡学校干部之间、城乡教师之间、城乡学生之间、城乡家长之间、城区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6个“一帮一”。大力促进城乡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互动,坚持城区和近郊教师每两年的“支教轮换”,下派城区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边远学校锻炼,选择一批农村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城区学校上挂锻炼,城乡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互动注重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相结合,注重支教轮换工作与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干部相结合,注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师结构与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和城区、近郊学校教师超编的矛盾相结合,加大城乡学校干部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培养数量和培训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努力开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公正公平、优化管理”的新局面。

(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化,培育人民满意的技能人才

1.在牛佛片区建立*区职业教育中心,进行常年500-600人的职业培训,培训农民工1万人次以上。

2.大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支持自贡倍乐职业学校、三星职业中学等的发展。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服务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三农”为宗旨,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协调劳动、教育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机构、乡镇(村)成人教育学校建设,每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

4.加强职工教育。通过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使职工培训面达80%以上。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平民教育的观念,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更加关注群众子女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树立开放办学观念,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

2.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继续深入开展“弘扬江姐精神,永做革命传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堂。建设*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3.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完善考评制度。认真实施中小学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严格执行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的办法,完善三级招生工作,加快构建新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

5.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促进城乡课堂教学质量共同提高;以抓教育科研课题为载体,实现校校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促进城乡教育科研整体联动;广泛开展送教下乡和培训下乡活动,以抓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共享,使我区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迈上新台阶。通过3-5年的努力,我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名列四区前列,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合格率达100%,中学毕业年级学生合格率达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入学率达90%以上,普职高升学比例达1∶1,高考本、专科上线率达市平均水平。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干部教师素质,培育人民满意的师资队伍

1.实施“教师教育六大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教育六大工程”,即名校长工程、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教师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新园丁工程。改革教师配置模式,解决好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的矛盾,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配足配齐农村中小学教师,实现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达到省定标准;推进和完善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每两年确定100名教师、10名校长城乡学校之间交流。到2011年,全区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100%,且有一定比例达本科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100%,且有一定比例达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在基本完成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要有一定提高。认真落实好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的政策规定,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2.实施“六大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一是实施全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从2008年起,全体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实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开展省、市、区和学校“四级”骨干教师培训,全区“四级”骨干教师培训覆盖率达到60%,“四级”骨干教师达1380人。力争2011年前,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达230名,区级骨干教师达350名。三是实施农村教师专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各级农村教师培训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前所有农村教师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全员培训,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四是实施新教师培养计划。五是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培训计划。造就一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学者型、专家型校长和教师,每两年培育区级名教师25人、名校长5人,市级名教师名校长5—6名。六是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2008年起,每年培训骨干班主任100名,2011年前完成全区班主任专题培训30课时。同时加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2008年我区教师培训机构达省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构建教师队伍终身教育体系。

3.加强“四新一德”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德育修养。各中小学校要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它有关保护青少年学生的有关法规纳入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责任制、学校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益案件报告制度、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等系列制度,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以德执教的良好局面。教育局要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电话”,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师,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包括师德教育在内的岗前培训。

(五)深化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实现资源配置均衡化,建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1.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载体,落实项目建设,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程。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建设进程,平整运动场地,抓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搞好校舍的维修改造,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增添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器材药品、体育器材等,更新学生课桌凳椅和教师办公桌椅。进一步抓好区教师进修校达省标建设,抓好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学校运动场地改扩建工作。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学生公寓。打造一批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优异的亮点学校。

2.实施布局结构调整。合理考虑人口、生源、教育资源、交通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结合我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建设的实际,继续撤并布局不合理的学校。采取改、扩建和新建的方式,每一个乡镇、街道建设1所中心幼儿园,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提高幼儿入园率。2008—2011年期间撤销17所学校、新建5所学校、改建1所学校,努力形成“高中向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使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3.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调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集中区财力、物力和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6年,每个乡镇至少建1所寄宿制学校,切实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努力办好平民教育。

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建立终端节点,实现“管理通”、“信息通”、“资源通”、“教学通”、“学校通”五大功能,搭建起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强占教育制高点。到2009年,确保工程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形成遍布全区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力推动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加大教育软件资源开发和教师培训力度,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区教育局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办公室,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工作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能职责,负责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实施工作,确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教育投入,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一是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证。依法落实“新增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确保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是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制度,设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各项专项资金。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兑现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的学杂费、公用经费、免费教科书经费、寄宿制困难学生生活费以及校舍维修专项经费。四是以2009年省政府对我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为契机,加大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三)强化教育督导,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机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把统筹城乡教育工作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并将其结果纳入各中小学校和校长的目标考核。

(四)建立和完善助学机制,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构筑社会保障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助学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和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减免政策,逐步增加减免对象,提高减免金额。二是完善困难群体学生助学体系。以政府资助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制定《*区“助寒门学生入学”圆梦工程活动方案》和《关于实施“江姐家乡助你上大学”活动方案》,每年募集一笔资金作为*区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形成助学长效机制。落实社会有关人士资助家庭特别困难、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100名;建立完善进城务工、经商、失地农民子女,棚户区改造居民子女入(转)学制度;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由依靠国家助学金体系和工学助学顶岗实习方式转向免费教育;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学生档案建立面达100%,努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留守学生进行关怀帮助,使其健康成长。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4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4分钟,共有249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农村成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农村成人教育在外部环境尚待改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改革的思路,坚持发展的方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努力探索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次调研表明:近几年,在武汉市教育局领导下,各新城区不断加大探索力度,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与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努力理顺工作关系,探索现有体制条件下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对于保证各种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汉南区探索并坚持实行“成教工作局级联席会制度”、“成教工作月办公例会制度”“、成人教育双周议事会制度”等三项制度,充分协调各涉农部门间的关系,形成了工作合力。洪山区在乡镇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成人教育小组”,统筹协调本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规划和工作开展。这些措施,使当地成人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不断加强。

(二)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初步确立

近几年来,全市农村成人教育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建设,一个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乡村农民学校为基础的“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扶持下,各区投入巨资建设职教中心,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区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培训效能已经得到充分展现,他们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乡镇成校是这次调研的重点,其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其骨干作用正在显现。据统计我市共有78所乡镇成校,其中省级示范成校28所,创建市级标准化成校6所,独立办学的有61所;办学实力也不断增强,拥有办学基地2118.7亩,实验实习设施设备总价值1364.7万元。乡村一级农民学校普遍建立。其作用还停留在信息传递与组织宣传方面,培训功能十分有限,如何界定并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三)规范化乡镇成校建设初见成效

乡镇成校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推动与需求驱动。近年出台的国家《示范性街(镇)化技术学校规程》、《湖北省街镇化技术学校管理办法》和武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化技术学校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乡镇成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文件明确了乡镇成校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强调乡镇成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标志形态、培育新型农民的前沿阵地;规范了乡镇成校建设标准;制定了激励机制和评估办法,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建设乡镇成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政策推动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乡镇成校基础能力建设有所突破。2006年以来,市教育局采取措施,确保每年不少于300万元用于乡镇成校建设,为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统一配备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乡镇成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按照“推进乡镇成校规范化建设遵循市、区、乡镇三个三分之一的经费投入原则”,各区教育局和乡镇政府也积极筹措相应的经费,加快了乡镇成校的建设步伐。汉南区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由街道出资办学、区教育局统筹管理的合作管理体制。区教育局和湘口街工委共同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改扩建湘口街成校,综合办学能力大大增强,成为湖北省六个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之一。江夏区教育局加大省级示范成校的建设力度,投资40万元为乌龙泉街成校建成了一个40台电脑的计算机培训室。乌龙泉街政府投入200万元加强成校建设,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乌龙泉街成校相继被命名为“省乡镇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市委组织部“阳光工程试点学校”,省、市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东西湖区人口仅有26万,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成校建设经费735万元,建成省级示范成校3所。需求驱动是乡镇成校适应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黄陂区是我市最大的以农村人口为主的新城区,113万人口中,农村人口92.4万。地少人多,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仅0.71亩,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3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外出务工农民迫切希望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一技之长,社会客观需求成为推动乡镇成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巨大动力。据统计:黄陂区近三年共对4.867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培训。2007年全区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达272597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9.3%,比2006年增长了4.9%。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80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占80.7%,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各区乡镇成校努力创新办学模式,探索特色办校,树立培训品牌。多功能办学模式。即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一所学校,一套班子,多块牌子”,根据需要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多校合一、多功能办学的模式适应了农村当前管理体制的现状与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乡镇成校发展的方向。东西湖区慈惠街化技术学校集成校、党校、老年学校、文体站四位一体,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学校被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基地”、“武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乡镇老年示范学校”等称号。积极推行“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逐步把乡镇成校建成经济实体,办成科技型企业。新的运行模式是乡镇成校适应市场化需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重大创新。

江夏区郑店街成校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开发高产精养鱼池100亩,湘莲种植基地50亩,小龙虾基地50亩,年产值90万元,纯收入达28万元。成校一手抓服务地方经济,引导农民快速致富;一手抓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实体品牌,成校综合办学水平上了台阶。蔡甸区张湾街成校实施新发展模式,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果园种植示范基地。学校以实施“新项目、小示范、大推广”的工作思路,达成“选择一个项目,创建一块基地,推行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新洲区三店街成校围绕当地支柱产业,服务街政府建设“楚天养鸡第一街”发展战略,创办股份制养鸡场。“联合办学,灵活培训;突出特色,基地示范”,推动了三店街年饲养100万蛋鸡为目标的禽产业发展。建好基地,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辐射功能,发挥示范性作用是办好乡镇成校的重要前提;抓好培训,惠民致富是基地建设的实质。培训给当地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农民科技素养明显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应用明显加快。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近年,市教育局以大力开展成校干部教师培训为抓手,促进了各乡镇成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开办了成校教师业务培训班12期;举办了省级示范乡镇成校校长免费培训班,组织全市成校共150多名干部教师参加学习考察、专题报告会、校长论坛等活动,提高了我市乡镇成校校长现代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师资队伍规模有所壮大。全市乡镇成校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全市7个新城区中,黄陂、新洲、汉南、东西湖等4个城区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已达到或超过本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一。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全市乡镇成校教师结构不断改善。目前,全市乡镇成校共有专职教师409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6.4%;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7.2%;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6%。

(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各类培训

一是积极推行“双证制”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2008年,7个新城区依托成校对75614名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了普职渗透教育;组织“两后生”培训17096名,转移14154人,获“双证”10239人。全市乡镇成校与中职学校联动,与150余家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培训关系,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1796人次,转移率达到91%,其中,乡镇成校独立培训或与职业学校联合培训平均比例占区域同类培训的68.9%。二是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各职成学校坚持长短结合、产学结合、农科教结合的培训形式,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2008年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351期,培训农民163235人次。蔡甸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把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燎原广播电视教育等引入乡镇成校和中小学,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各区乡镇成校在特色产业、优良品种等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形成知名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应对金融危机,卓有成效地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送培训”活动。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我市有23406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有黄陂区13675人,江夏区3000人,蔡甸区2913人。江夏区2007年返乡农民工400人,2008年陡增到3000人,其中市外返乡农民工由2007年的250人激增到2008年的2700人。大量农民失去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全市乡镇成校在市教育局组织下,面向返乡农民工的“送培训”。围绕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春节以来,全市乡镇成校开展定单、定向培训5707人;开展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培训51884人次;开展创业培训685人,帮助4261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一村一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育了一批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基层领导和致富带头人,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我市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市农村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职成教育尤其处于落后状态。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观念保守、缺乏科技意识,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不迫切,使得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一)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我市农村成人教育的现行领导管理体制难以发挥统筹协调功能。长期以来,我市乡镇成校实际上是由教育部门独家举办,成校与乡镇涉农部门基本脱钩,成校组织农民培训必须通过乡镇教育部门负责人“中介”,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成校自身不具备协调各涉农部门开展培训的能力。乡镇成校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各乡镇成校主要是挂靠在农村中小学或乡镇教育总支,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专门编制和专项办学经费。制度缺失使得乡镇成校人员缺乏保障,队伍难以稳定,学校工作举步维艰。学校自主办学、独立办学的功能弱化。乡镇一级人事制度改革、机构缩编,撤消教育办事机构,进一步削弱了成人教育的功能。一些乡镇领导对成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成校日常工作受到挂靠单位领导的制约。存在校园校舍被挤占,实训实习基地被乡镇政府收回,设备设施被挪用,教师被调走等种种不正常现象,部分地区农村成人教育有边缘化倾向。

(二)经费严重短缺,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

市、区教育局尽管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但整体规模偏小,与不断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办学条件还不足以适应大规模农村人才培训需要,各种教育培训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调研表明,在税费改革中,农村教育费附加取消,国家税费转移支付经费中没有成校经费项目,财政主渠道无投入,成校办学经费没有稳定来源。一些城区教育局将乡镇负责的师训等工作划给成校负责,增事未增经费;乡镇中小学分流人员安置到成校,增人未增经费;成校合并形成的债务负担,增债未增经费。目前部分乡镇成校入不敷出,教育培训活动维持艰难。

(三)师资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急待加强。随着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区、乡镇两级成教专干队伍不同程度出现“干而不专”现象,“专干”成了“兼干”。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急待提高。专职教师队伍急待稳定。现行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继续教育等政策都极不利于成教教师队伍的稳定,往往造成人员的逆向流动。

三、发展我市农村成人教育的对策建议

破解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存在的诸多矛盾和两难困境,需要提出综合举措,形成社会合力,而且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一)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

以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在“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指导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确定教育培训的规模与基础建设能力。根据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武汉农村成人教育中长期规划,科学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发展目标,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推进地方立法进程,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在法的规范下健康发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加大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乡镇成校必须建立一个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农、科、教、财等涉农部门有机结合的强有力领导机构,这是农村成校生存、发展和有效服务“三农”的关键。一是乡镇成校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校专职教师在不扩大区域事业编制的前提下,从各职业学校、中学和培训机构中抽调。二是进一步完善区、乡镇、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三是加强政府统筹,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培训质量,避免无序竞争。

(三)改革经费筹措体制,改善办学条件

要进一步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经费的有关规定,市人大要加强督导、检查和审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市、区政府应在乡镇农村转移支付经费中提取3%—5%用于乡镇成校的办公经费,或者在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时,按乡镇总人口数人均0.3元的标准,划拨专项成校办公经费。加大激励机制力度,扶持乡镇成校规范化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改革学校校长、专职副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有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合理流动。保持教师队伍规模适度增长,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成校师资配备的规定。专职教师按乡镇总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每校不少于3—5人,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44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很难得到的,我本学期又是担任两个六年级的数学课,还担任了六(1)班的班主任,课程比较紧张,我于xx年12月16日的上午与教导主任取得联系,要他把我所任的课安排好。教导主任答应了,下午我才放心的赶车到xx教育局报到。第二天上午7点半钟从教育局门口上了车开始出发,到当天下午7点中才到xx团校,下车后得到这次培训的老师、志愿者老师以及关心支持的有关领导的热情接待,我感到很荣幸。

吃了晚饭后,老师们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学习袋,还有洗刷用品,同时还安排了我们的住宿。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难道我们还有什么遗憾的吗?

在上课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很有感悟。教授、专家、名师真的水平很高。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仅仅才是第一次,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起现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了很多。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在下面学,这只是满堂灌而已。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1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32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农村教学点是指我国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农村,以复式教学方法为主的小规模、不完全小学(通常只有低年级)。在义务教育普及的过程中,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龄人口逐步减少,生源和教育资源都不断向城市和乡镇集中,大量的农村教学点在学校布局调整中被撤并,但是在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为保证学生就近入学,根据需要保存下来的教学点还是不少。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36万个教学点 。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娄底市属于武陵山片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一些地处偏远的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仍大量存在着教学点。2016年5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娄底市五个县市区共有教学点315个。其中新化县121个;冷水江市9个;涟源市96个;双峰县73个;娄星区(包括市经济开发区)16个,就读学生11603人,在编教师 742人,临聘教师319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化县奉家镇,它地处雪峰山脉中段,属边远高寒山区,全镇29个村委会共保留教学点16个,仅有一名教师负责的教学点就有9个。随着党和政府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多举措力推教育扶贫,各地教学点的校舍、课桌、图书等硬件设备设施不断得到改善。然而,由于教学点师资力量极度匮乏,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美好愿景难以实现。那么“农村教学点”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农村教学点师资培训工作应该如何推进?这是摆在师资培训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农村教学点是农村孩子认识世界、启迪智慧的课堂,是偏远贫困山区的文化标志和名片。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理念都将在这里生根发芽,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是农村文化的代言人,也是传播文明的使者,是当地村民尊敬和学习的榜样。然而现存的教学点通常条件极为艰苦、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有的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师资难以满足开齐开全规定课程的需要。政府为贫困山区特聘的特岗教师往往由于信息闭塞、条件艰苦而留不下来,再加上招聘的绝大多数是女教师,在人口稀少的山区,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所以教师年龄老化、缺教师等现象极为严重,有些教学点不得已而只能聘用没有获得教师资格、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村民来代课,师资状况着实堪忧。特别是音、体、美、英语等课程在教学点根本无法开设,教学点代课教师比例远远高于非教学点代课教师的比例,贫困山区的农村教学点就成为了师资补充的“盲区”。落实农村教学点教师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师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量身定制培训计划

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素质是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选择。因此,要为农村教学点教师提供并增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让其享有与中心学校等其他学校教师同等的培训机会。湖南省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通常由县级培训机构承担,但教学点在各县市区的分布很不均匀,少的只有几个,多的上百个,有些教学点就一个教师支撑,再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网络不通,根本无法参加培训,导致专门针对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培训几乎从未有过。我们希望“国培”和“省培”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专门为在教学点工作的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开启“主科+副科”的套餐式培训,或全科培训模式,合理安排教师的培训时间,及时补充必要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建议财政部门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农村教学点以复式教学为主,是一种不同于普通学校常规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培训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师资培训工作者要针对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为其量身打造、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其一,要针对农村教学点复式教学的客观实际,对教师进行复试教学培训,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复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质,熟练掌握复式教学的一般教学手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体现培训的价值,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其二,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培训方式也应灵活多样。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益,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农村教学点教师可以就近参加各种专题培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也可以针对教学点的需求组织“送培到点”,寒暑假期间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一些模范学校或知名学校参观、考察和学习。中心学校要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和教学交流,同时保证使尽可能多的农村教学点教师能够就近参加培训,使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在教育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建立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室

2015年6月,国务院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随后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各地都在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而努力。如何让教学点的教师愿意留下来、稳得住、能发展,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其实,农村教学点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朝气蓬勃、追求上进的青年教师,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领衔,各学科优秀教师共同组建“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室”, 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发挥各科教师特长,立足教育一线,通过特色沙龙,组织学员教师参观考察、邀请专家讲座和特色展示、师徒结对、互帮互助等活动,开拓视野,提升学员专业能力,使“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室”成为一个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鲜明的教育教学主张为纽带,集教学改革(实验)、教育科研、培养指导和成果推广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必定能促进乡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室”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它能够更直接地为教学点工作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通过资源共享、言传身教、与城区教师角色互换等方式,逐渐打破教学点现有的封闭、落后的状况,让最基层的农村教师感受到价值和尊重,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成长为师德高尚、造诣深厚、内心骄傲的乡村教师。

三、落教师流动机制

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师资结构的完善和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对缓解择校现象和对农村学校的激活也有很大的作用。中心学校作为农村教学点的直接领导者,要想办法让教师有序流动起来,要有意识地调动教师流动的积极性,并且要引导农村教学点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在规定时间段内有序调换。这就要求中心小学校必须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调配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教师到教学点任教。此外,有必要建立一种激励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教学点去任教的长效机制,且必须及时兑现以使长效机制能真正的形成。诸如岗位补贴、职称评聘、调配调动优先等政策应对农村教学点的教师优先落实,真正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师资状况。对于农村教学点普遍存在的代课教师,应该适当放宽教师编制,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体制内的教师,使他们能安心地在本土的教育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村教学点长期处于薄弱地位,面临发展的困境。农村教学点和城市学校建立“点对点帮扶”,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以城市带动农村,支援农村教学点的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师资源。因此,办学水平较高的城市学校和中心学校采取必要的形式支援、帮扶农村教学点发展教育,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另外,返聘身体好、有爱心的退休教师到教学点任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四、借力“提升工程”

农村教学点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自有其意义和价值。加强教学点师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恶劣、信息来源闭塞、与外界沟通困难,导致师资匮乏、师培工作难以开展,这就决定了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来提高农村教学点的师资水平,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教学点也成为这一政策的惠及对象。2012 年,国家为了缓解偏远山区教学点教学资源匮乏的状况,开始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通过ip卫星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6.7万个教学点,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善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然而,由于受卫星电视收视的时间限制,以及教师应用培训不到位的影响,该项目并没有发挥预期的效应。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政府意识到必须把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使教育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发展、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被认为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201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中明确要求:2017年全面完成“提升工程”全员培训任务。通过四年的努力,2017年是提升工程的收官之年,我们建议对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培训进行专项检查,扎实抓好教学点网络学习的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点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农村教学点早日走进“互联网+”的教育模式。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6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13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一、让“送教下乡”的实施方案与“校本研修”制度对接

在“国培计划(2016)”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汨罗市教育局和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训前调研,发现了少数学校重教学、轻教研,个别校长不能带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成了年轻教师的事,成了教研组长的专利,成了有职称评聘需求的教师群体的事,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督导等实际问题。据此,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送教下乡”培训的最佳切入点,将制度建设与“送教下乡”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汨罗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送教下乡”培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本研修的目的要求、组织分工、责任分工、监督评估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形成教师教育股、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培训专家团队、乡村学校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了上下联系、多层面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县级层面,一是突出了教育局的领导职责;二是突出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职责。在基层学校的实践层面,我们首先要求各送培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制度;其次是将基地学校和送培学校的校长确立为校本研修的第一任人;最后是建立校本研修激励约束机制,在“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中,对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研修制度建设成为了培训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让“送教下乡”的领导意识与“校本研修”思维对接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对“送教下乡”培训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汨罗市教育局分管队伍建设的副局长牵头,教师股组织召开了有全市各乡镇联校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送教下乡”培训基地学校校长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了“送教下乡”培训与“校本研修”对接的工作思路、工作责任,并要求基地学校拿出切实可行的承办实施方案,基地学校与送培学校均制定符合校情的“校本研修”对接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基地学校的场地准备、接待服务、后勤保障工作、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让“送教下乡”的基地学校与“校本研修”平台对接

校本研修的基本场所是教师所在学校,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校本研修的宗旨与根本目的是“基于学校”,校本研修的起点与根基是“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活动状态与主体是“在学校中”。在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五大项目的九个班级中,都不同形式地组织基地学校的教师,积极参加“示范教学”和“研课磨课”的学习活动。他们以学校为校本研修的基地,从学校出发,在学校中,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校为本,在“示范教学”阶段,各个基地学校的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在“研课磨课”阶段,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研磨活动,并当即收集整理文字材料形成了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小学、汨罗市罗城学校、汨罗市汨罗镇中心小学等送培学校都发动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打磨活动,做到了以学定培,以研促训,以评促改,使校本研修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学员李瑛告诉我们,本学期汨罗市白塘乡中心小学积极构建了校本教研制度,采用单周大教研,双周小教研的形式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大教研中主要针对学校大层面的教学问题探索,小教研则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教学问题探索等,加强了教研组团队建设、课堂诊断、课后反思等多方面的研究,这样集中加分散的形式,贴合了教师们的教学实际,通过“送教下乡”培训搭建的平台,学员们的教学水平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四、让“送教下乡”的专家团队与“校本研修”角色对接

校本研修的三条基本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汨罗市2016年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培训者团队成员的聘任上,以域外培训专家团队为引领,以本地培训专家团队为支撑,初中数学、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初中班主任、幼儿园教师五个培训项目所聘请的本土培训者,都来自基层教学一线,都是近几年本市的名师,有些甚至是连续几届名师,可以说是骨干中的骨干、名师中的名师,他们不仅仅课上得好,培训、微讲座样样都行,对教材、对学情、对校情、对校本研修、对学员需求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而且,榜样就在身边,可学、可亲、可敬,在“送教下乡”培训中他们是学科专家,在学校中,他们又是通过“校本研修”成长起来的教学骨干,由他们来组建专家团队,实际上也是一个教研组长,既是引领的专家,又是互助的同伴,所以,他们的送教才最有针对性、实效性,最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五、让“送教下乡”的阶段活动与“校本研修”模式对接

在“送教下乡”培训中,我们坚持按需施训、立足乡村的原则,强调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专业引领,能力转换,实践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等实践性特征。针对乡村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按照问题诊断―通识研修―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体提升,共六个模块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培训。例如:为落实“研课磨课”环节,积极贯彻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的 “三以原则”:课堂研磨,以学定教;培训实施,以研促训;人人展示,以评促改。培训者按片区分小组进行校本指导,要求“个个参与、人人展示”,使每一个学员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与“送教下乡”培训的模式殊途同归,极其吻合,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反思总结后再实践,再提高的研修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求短期行为,但求持续发展,着力帮助农村教师营造终身学习、校本发展的良好环境,引领农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跨校联盟和常态的教学教研共同体。

六、让“送教下乡”的培训课程与“校本研修”资源对接

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和实施好一系列着眼于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活动,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省级专家引领和一线骨干教师示范,全体学员参与,开展研课磨课、学术沙龙、岗位实践、校本论坛为主要方式的培训,并把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才艺展示、信息技术等课程都编排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培训的教w资源是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在培训活动中的动态表现,通过培训者的有效选择和使用,使得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从“静态”变为“动态”。首先,教学资源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建构,在研修过程中重视课堂互动和师生对话,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许多学员在培训期间感受到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的联结体验,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从“仿真”状态有效迁移到“真实”状态,体现出培训的有效性。其次,教学资源体现学员之间共建共享。“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班级为学员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学员的课例、课件、心得体会都可以在班级qq群和学习小组共享,这些认识和经验的分享,闪烁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思想火花,其智慧在班级交流和应用中得到升华。最后,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核心环节中,我们选取加工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资源。

七、让“送教下乡”的学员发展与“校本研修”成果对接

从知识的复杂性来看,教师培训要建立在对学员认知独特性的认识基础上,为学员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不同途径和机会,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拓宽了学员的研修视野,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五个一”:一节汇报课;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一份研课磨课记录;一次微创新教研论文;一堂微课视频。在“送教下乡”培训的五大项目九个班级的600名学员中,通过说课、微课展示、小组赛课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研磨课560节次,评选优质课75节、精品课40节,组织专家讲座21次,生成“微案例、微故事、微视频”等资料436份,形成了培训理论、案例、游戏、故事、文本、ppt课件等学习成果,使学员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与学校的的校本研修成果对接起来,汨罗市将这些资源打包或者刻制光盘,免费下发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为它们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实现了帮助乡村教师,帮助乡村孩子的目的。

在2016年省、地、市级教学竞赛中,汨罗市第二中学熊立红老师参加湖南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第1名获化学课一等奖。汨罗教师参加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有6个学科获一等奖,居岳阳市前列。汨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选手80%是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的学员,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卓有成效的。

2016年12月3日,我们组织600名参训教师,齐聚在汨罗市电影院,参加了“总结提升”的培训,湖南省教育厅国培办黄佑生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由五个项目的部分参培学员作为代表,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分班级、分科目,采取文艺节目、朗颂、师生同台讲故事、ppt课件展示、视频汇报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各班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班级,通过对“乡村特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家校沟通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使参培老师在“班会课如何上?班级活动如何组织?”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总结提升的环节中,汨罗市红花乡露水坡中学的李美英老师和班上的学生同台讲述教育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内涵,整个活动受到了省国培办黄佑生主任、汨罗市教育局领导、学科首席专家和全体学员的高度评价。

八、让“送教下乡”的财力保障与“校本研修”经费对接

汨罗市本级财政,严格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1.5%拨付教师培训经费,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8%列支培训经费。同时,本地教师培训经费与“国培计划”专项经费,均归口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在经费监管上,汨罗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专项经费跟踪审核制度,做到了年初有预算规划,年中有督查指标,年终有考核奖惩,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2016年我们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在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兴建了一栋培训楼,竣工后投入使用。投资4300万元建设好了全市中小学的“三通两平台”(班班通)工程,大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使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驶入了互联网时代。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农村成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农村成人教育在外部环境尚待改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改革的思路,坚持发展的方针,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努力探索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次调研表明:近几年,在武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乡村教师信息

  •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92人关注

    农村成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农村成人教育在外部环境尚待改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改革的思路,坚持发展的方 ...[更多]

心得体会热门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