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p.fws {margin:26px 0 20px 0 ;background:#f5f7f7;border-left:5px solid #3991e5;padding:3px 0 3px 8px;color:#3991e5;line-height:30px;text-indent:0;}
欢迎光临
当前位置: > > 制度范本> 安全制度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4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5 18:33:01 查看人数:24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第1篇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1.目的

为了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事故发生和整改隐患。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加氢裂化装置各类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

3.检查和整改制度

3.1安全检查内容

3.1.1 查思想: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责任心是否强;忽视安全的思想有否克服,出了事故是否从思想上认真吸取教训。

3.1.2查制度:查对公司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车间 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对车间制度的执行情况。

3.1.3 查生产工艺和职工操作:各种原料是否按规定投入,各单元操作是否按规定操作,操作原始记录是否如实记录。

3.1.4 查设备:机械、仪表、厂房、通道、安全装置、消防器材等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工、器具堆放是否整齐,职工劳保用品穿戴、保管是否良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1.5 查纪律:查岗位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有无擅离岗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有无酒后上岗和无证上岗的情况。

3.2安全检查形式

3.2.1车间级安全检查,每月2号、16号,上午9时, 由车间主管负责组织,车间主管、安全技术员、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各班班长参加。检查出的不安全隐患由车间安全技术员负责汇总,分别提交各班组整改或由车间管理人员协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3.2.2 班组级安全检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每倒班周期第1个白班进行一次,检查情况报车间安全技术员,由安全技术员提出提交各班组整改或由车间管理人员协调整改的建议。班组级安全检查,必须严格进行,不马虎、不走过场,当面讲清,由班长记录完整并报车间安全员备案。

3.2.3 临时性检查:紧急情况下的抢修、大修项目的开工、长期不用设备开车、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投产,都应进行临时性的安全检查,该项检查由主管部门、班组分别负责进行。

3.3检查后的整改

3.3.1 要狠抓安全检查隐患的整改。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隐患,由各班组进行整改,做到“四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

3.3.2在隐患整改中防止流于形式。对不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按车间考核管理制度,对责任人采取经济处罚,并在安全生产考核时加倍扣分。由此造成事故的,要追究责任人相应的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 相关记录

4.1《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书》

4.2《安全生产整改记录表》

第2篇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例会制度

按相关 要求,车间生产期间需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传达安全生产指令、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使会议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例会的时间和人员

车间安全例会每月召开四次,即7、14、21、28号下午14时,由车间主管、安全技术员、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及各班长/副班长参加。

二、例会内容

传达公司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每人汇报和总结本班组周工作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当前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对下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三、例会有关要求

1.各类会议应有专门记录,会议有关材料、记录列入档案管理保存。

2.各种安全会议设会议签到/签退表,并且必须由参加会议人员本人签到。

3.参会人员提前准备,缩短例会时间,提高例会效率。

第3篇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教育的管理。

3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基本确定后进行,由车间一级组织。培训内容重点是: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确定后,由班组组织,除班组长、班组技术员、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外,自我学习是重点。进入班组的新从业人员,都应有具体的跟班学习、实习,实习期间不得安排单独上岗作业。实习期满,通过安全规程、业务技能考试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等。

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后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调整工作岗位后,如果岗位工作特点、要求不同,应重新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离开岗位超过3个月,重新上岗作业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岗位安全教育培训

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重点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培训,事故案例教育等等。班前会,在布置当天工作任务的同时,开展作业前安全风险分析,制定预控措施,明确工作的监护人等等。工作结束后,对当天作业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点评等等。'安全日活动',即每周必须安排半天的时间统一由班组或车间组织安全学习培训,企业的领导、职能部门的领导及专职安全监 督人员深入班组参加活动。

定期安全考试,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定期安全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考试统一组织。定期安全考试不合格者,应下岗接受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4篇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

1.目的

为了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事故发生和整改隐患。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加氢裂化装置各类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

3.检查和整改制度

3.1安全检查内容

3.1.1 查思想: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责任心是否强;忽视安全的思想有否克服,出了事故是否从思想上认真吸取教训。

3.1.2查制度:查对公司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车间 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对车间制度的执行情况。

3.1.3 查生产工艺和职工操作:各种原料是否按规定投入,各单元操作是否按规定操作,操作原始记录是否如实记录。

3.1.4 查设备:机械、仪表、厂房、通道、安全装置、消防器材等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工、器具堆放是否整齐,职工劳保用品穿戴、保管是否良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1.5 查纪律:查岗位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有无擅离岗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有无酒后上岗和无证上岗的情况。

3.2安全检查形式

3.2.1车间级安全检查,每月2号、16号,上午9时, 由车间主管负责组织,车间主管、安全技术员、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各班班长参加。检查出的不安全隐患由车间安全技术员负责汇总,分别提交各班组整改或由车间管理人员协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3.2.2 班组级安全检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每倒班周期第1个白班进行一次,检查情况报车间安全技术员,由安全技术员提出提交各班组整改或由车间管理人员协调整改的建议。班组级安全检查,必须严格进行,不马虎、不走过场,当面讲清,由班长记录完整并报车间安全员备案。

3.2.3 临时性检查:紧急情况下的抢修、大修项目的开工、长期不用设备开车、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投产,都应进行临时性的安全检查,该项检查由主管部门、班组分别负责进行。

3.3检查后的整改

3.3.1 要狠抓安全检查隐患的整改。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隐患,由各班组进行整改,做到“四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

3.3.2在隐患整改中防止流于形式。对不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按车间考核管理制度,对责任人采取经济处罚,并在安全生产考核时加倍扣分。由此造成事故的,要追究责任人相应的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 相关记录

4.1《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书》

4.2《安全生产整改记录表》

加氢裂化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4篇范文)

1.目的为了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事故发生和整改隐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加氢裂化信息

安全制度热门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