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当前位置: > > 开云app安全 > 操作规程

电气焊割操作规程5篇

发布时间:2023-01-30 15:24:06 查看人数:68

【导语】电气焊割操作规程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5篇优秀的电气焊割操作规程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气焊割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气焊割操作规程

【第1篇】电气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无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

2、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及时冷却焊咀。

3、使用的胶管应为经耐压实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代用品、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和沾有油污的胶管,发生回火倒燃应更换胶管,可燃、助燃气体胶管不得混用。

4、当气焊(割)炬由于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

5、焊(割)炬点火前,应用氧气吹风,检查有无风压及堵塞、漏气现象。

6、对于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气阀,然后点燃调节火焰。

7、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使用氢气切割机时,应先开氢气,后开氧气。

8、作业中。当乙炔管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机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

9、当氧气管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禁止用弯折的方法断气灭火。

10、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灭均应在容器外进行。

11、熄灭火焰、焊炬,应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及氧气阀门。

12、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宽慰上的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13、橡胶软管和高热管道及高热体、电源线隔离、不得重压。

14、气管和电焊用的电源导线不得敷设、缠绕在一起。

15、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无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

16、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及时冷却焊咀。

17、使用的胶管应为经耐压实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代用品、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和沾有油污的胶管,发生回火倒燃应更换胶管,可燃、助燃气体胶管不得混用。

18、当气焊(割)炬由于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

19、焊(割)炬点火前,应用氧气吹风,检查有无风压及堵塞、漏气现象。

20、对于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气阀,然后点燃调节火焰。

21、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使用氢气切割机时,应先开氢气,后开氧气。

22、作业中。当乙炔管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机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

23、当氧气管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禁止用弯折的方法断气灭火。

24、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灭均应在容器外进行。

25、熄灭火焰、焊炬,应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及氧气阀门。

26、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宽慰上的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27、橡胶软管和高热管道及高热体、电源线隔离、不得重压。

28、气管和电焊用的电源导线不得敷设、缠绕在一起。

【第2篇】电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焊割一般安全规程:

(1)电焊、气割工均为特殊工种,需身体检查合格,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

(2)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3)操作时(包括敲渣)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载好帽子;

(4)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场所或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油桶、管道工件进行操作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经过冲冼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确认无误方可进行工作;

(5)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禁止用氧气作通风),照明应采用36v以下;

(6)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设备上。工作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7)高空作业应戴安全带,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人地面监护;

(8)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后,才能离开现场;

(9)助手必须懂得电焊、气焊的安全常识,操作者必须注意助手的安全。

2、电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割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的人工呼吸方法,穿戴好防护用品;

(2)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焊钳绝缘必须良好,手柄紧固螺丝不得凸出手柄;

(3)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4)电焊机的接线或栓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5)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要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7)在人多或妨碍他人视沉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挡住弧光;

(8)换电焊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上或其它导电物体上;

(9)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须时使用防毒面具等;

(10)工作完毕应关闭电焊机,再切断电源。

3、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焊割一般安全规程,熟悉灭火技术,穿戴好劳保用品;

(2)工作前必须检查氧气表、乙炔表、附件胶管是否良好。如发现有松动、破损、漏气、串气、等应处理后再进行工作,氧气瓶及其附件、皮管工具上严禁有油脂、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割具安全检查方法:先将氧气管(红色)装入割具o2进气口上并扎紧,乙炔管不装,然后打开氧气阀,用手清摸割具c2h2进气口,看有无吸力,如有吸力证明割具正常可以使用;如无吸力或有氧气冒出,证明割具有问题,应检查或修理后达到要求再用,不允许未作处理使用;

(3)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在10m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m,并应采取隔离措施,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乙炔气阀门;

(4)不准滚动,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和乙炔瓶,在水泥地面上工作,应加保护铁板,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为黑色,与焊(割)连接时不可搞错;

(5)操作中注意事项:

① 点火时,严禁咀头对人;

② 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闭乙炔阀门,以免回火进入乙炔管道引起爆炸;

③ 清理氧化铁渣时,戴好保护镜;

(6)氧气瓶使用须知:

① 氧气瓶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滚动;

② 预防直接受热。运离高温、明火和可燃易爆物质等,照规定戴好安全帽,防止摔断瓶阀;

③ 气体内的气体不能用完,应留有余气0.05mpa;

④ 已充气的钢瓶,禁止用钢绳或链条捆绑、吊装等。氧气瓶不得与油脂物质、可燃气体钢瓶一起运输或存放;

(7)乙炔瓶使用注意事项:

① 乙炔气瓶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得受剧烈震动,严禁敲击和碰撞,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乙炔瓶只能直立,并且要牢固,防止倾倒,严禁卧放,防止丙酮流出;

② 防止气瓶温度升高,瓶体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0℃,与明火距离≥10米;

③ 乙炔瓶贮存在通风良好处,禁止与氧气瓶同库贮存;

④ 瓶阀冻洁时,严禁用明火烘烤,必要时用40℃以下温水解冻;

⑤ 贮存间应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等;

(8)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关好所有阀门,清理现场,把气瓶

放在指定地点,灭绝明火。

【第3篇】电气焊割工操作规程

1、电气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进行操作。

3、准备工作:

3.1检查电源线和电焊钳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牢固。

3.2检查电焊钳手把绝缘是否良好,接线一定要牢固。

3.3检查防护面具是否完整,玻璃和电焊手套是否完好。

3.4氧气瓶和乙炔瓶相隔5米,远离热源和易燃品的地点安放。

3.5检查管带、接头等是否牢固,有无漏气,不得用其他管代替管带使用。

3.6检查工作环境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物体、有无易燃、易爆物,若有应及时清理或更换工作场地。

3.7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是否有不安全因素,若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禁止冒险蛮干。

4、首先根据工件的厚度和受力等情况,选用适当大小的焊条和调整适当大小的电流。

5、清理工件表面焊接处的腐蚀层,保证焊接质量。

6、进行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服和防护面具,严禁穿戴化纤服装,防止焊渣飞溅,造成灼伤。

7、仰卧工作时,要垫绝缘物或干木头,防止触电。

8、雨天要避免露天作业,无法避免时,要搭防雨棚,同时穿戴绝缘用具,再行施焊。

9、敲打焊渣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焊渣飞溅,损伤眼睛。

10、在停止工作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切断电源。

11、氧割焊作业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熄火时顺序相反,开、关动作不可过猛,点火时发生响声,这是回火的象征,应立即熄火,关闭阀门,不准割枪,焊接器具有火放下。

12、根据工件厚度,调整适当火力和选用适当的割、焊矩。

13、若割、焊工件时,应先除去铁锈层,防止在割、焊操作中,铁锈飞溅,造成灼伤。

14、切割较大工件时,操作人员站位一定要合理,以防切割断后,工件掉落、倒塌,造成砸、碰伤。

15、工作人员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要熄火,不允许割、焊块带火放下。

16、工作完成后,切断电源,整理好电焊钳线,熄火,关闭气阀门,拆除管带,清理并收好工具和工件。

17、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有无火灾隐患,如有应及时清除火源,方可离开,防止发生火灾。

18、安全注意事项:

18.1几台电焊机同时作业或有其他人在场工作时,必须立屏互隔。

18.2焊条必须夹牢,不准夹在焊条药皮上,以免接触不良。

18.3焊钳不得放在地线和地线导电部位上,以免烧电焊机或其他意外事故。

18.4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放在阳光下暴晒,二者之间要保持五公尺以上距离。

18.5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准放在易燃、易爆物体旁,5米范围内严禁烟火。

18.6氧气瓶、乙炔瓶、管带、割焊矩,严禁接触油脂物体,严禁接进火源。

18.7管带不准横穿人行道、轨道等,必要时,须加以保护或设专人监护。

18.8如若不可避免要在有易燃物处作业时,要严格按防范措施执行,同时要备足消防器材,设专人监护,洒水降温,随时扑灭火源,防止事故发生。

1、 18.9井下电气焊割必须有经审批的报告单,并逐条落实报告单的安全措施。

【第4篇】电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 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前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认真检查电气焊设备、机具的安全可靠性。

2、 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冲洗干净。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在外监护,容器内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

3、 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焊割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4、 电焊机外壳应有效接地或接零,工作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电源开关应绝缘良好,把手、焊钳的绝缘要牢固,电焊机要专人保管、维修,不用时切断电源,将导线盘放整齐,安放在干燥地带,决不能露天放置,防止高温烘烤、淋雨受潮。

5、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有妥善堆放地点,周围不准明火作业、有火苗和吸烟,更不能让电焊导线或其带电导线在气瓶上通过。要避免频繁移动。禁止易然气体与助燃气体混放,不可与铜、银、汞及其制品接触。使用中严禁用完瓶中剩余余气,压力要留有1:1.5表压余气。

6、 每个氧气和乙炔减压器上只许接一把焊割具,焊割前应检查瓶阀及管路接头处有无漏气,焊咀和割咀有否堵塞,气路是否畅通,一切正常才能点火操作。点燃焊割具应先开适量乙炔后开少量氧气,用专用打火机点燃,禁止烟蒂点火,防止烧伤。

7、 每个回火防止器只允许接一个焊具或割具,在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具上的乙炔调节阀门,再关氧气调节阀门,稍后再打开氧气阀吹掉余温。

8、 严禁同时开启氧气和乙炔阀门,或用手及物体堵塞焊割咀,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发生器内发生爆炸事故。

9、 工作后严格检查和清除一切火种,关闭所有气瓶阀门,切断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维修,检测诊断。

10、电焊(气割、气焊)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焊工十不焊割”规定:

1) 焊工未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领取操作证者,不能焊割。

2) 在重点要害部门或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票)手续者,不能焊割。

3) 在容器内工作使用36v以上照明和通风不良及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4)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其他部门部门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5) 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用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6) 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 有压力的管道或密封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接。

8) 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9) 在禁火区(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10) 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可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第5篇】电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焊工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电焊工焊接时须使用焊妆面罩,清渣时应戴防护眼镜,气焊(割)工应带防护眼镜。

二、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管路上焊接,在距焊接场所5m以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装过易燃介质器焊接时,须用碱水或蒸气彻底清洗指残介质,扣开刀孔或手孔确实无误后,方可旋焊。

三、在焊修乙炔气发生器前,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明火试爆,确实无误后,方可旋焊。

四、移动式乙炔气发生器附近,严禁接触火源距焊接现场保持10米以上。

五、乙炔气发生器应设防爆及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经常检查发生器及回火防止器水注,不宜过高或过低,仪表和安全应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

六、乙炔气发生器应设防爆及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经常检查发生器及回火防止器水注,不宜过高或过低,仪表和安全应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

七、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禁止用火烤乙炔气发生器上的零件及其附属工具不能用绝铜制作,以防产生铜而引起爆炸。

八、氧气瓶及减压器严禁接触油脂。

九、在接装减压器前,应先开起一下氧气瓶阀将瓶口污物染质吹掉,氧气乙炔气瓶高低压表要灵敏可靠。

十、氧乙炔气瓶应妥善搬运存放,避免碰撞和震动不得在阳光下爆晒并应避开热源。

十一、减压器装上后,应先开起气瓶,再开起减压器,工作结束后应先关闭气瓶,再关减压器,操作时焊工应在减压器侧面。

十二、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放完,应保留0.1-0.2mpa的压力。

十三、氧气胶管与乙炔气胶管不得换用或代用,管路连接处严防漏气。

十四、焊炬使用中应防止过分受热,当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再关闭乙炔气阀门。

十五、乙炔管破裂着火时,应迅速折起前一段胶管将火熄灭。氧气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禁止用折管办法灭火焰。

十六、电焊机必须有可靠接地。

十七、电焊把线应有良好绝缘,破皮漏电处应及时修好。

< p=''><>

电气焊割操作规程5篇

1、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无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2、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作业点宜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电气焊割信息

  • 电气焊割操作规程5篇
  • 电气焊割操作规程5篇68人关注

    1、检查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无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2、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作 ...[更多]

操作规程热门信息

Baidu
map